English

社会主义企业家理论的可贵探索

2000-03-03 来源:光明日报 夏振坤 我有话说

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邓国政同志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企业家论》回答了有关企业家队伍建设中令许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该书紧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围绕西方经济学中的企业家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企业家理论、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产生及其理论探索、社会主义企业家的素质要求、培育任用、激励约束,以及人才市场建设等问题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针对性。

企业家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随着企业家阶层在西方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不断提高。早期经济学理论只是附带论及企业家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以前的诸多经济学派、经济学家那里,“企业家”还远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更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自英国人阿弗里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期创立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后,企业家理论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逐渐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分支。该书将其大致分为创新理论中的企业家,不确定性理论中的企业家,X(低效率)理论中的企业家,产权理论中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的企业家,判断决策理论中的企业家等6种。这些理论在企业家最本质的内涵、企业家的素质及其形成、企业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企业家的报酬等方面做了不同阐释。

该书还介绍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企业主”、“单纯经理”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企业主是“能动的、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认为“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成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成单纯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管理者的重要性也做了许多论述,提出有的人可以当一个最有能力的革命家和鼓动家,“但完全不适合做一个管理人员”。

企业家作为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无疑应具有相应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包括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带有普遍性的。该书在阐述这些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时指出,一个产品如果不创新——更新、升级、换代,一个企业如果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一个企业家如果不创新——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就都将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